首页 >  第23章 >  目录

第23章

  
A-
A+
    售货员抬头看了她一眼,一身补丁,倒是挺舍得。
    “水果糖一块二一斤,半斤六毛,一共一块三毛八。”
    郭大娘跟着进来,她也没多想,见货架上摆着的花布,眼睛一亮,“哟!这花布可真好看!”
    售货员一边称糖一边道:“昨天才回来的新货,咱们供销社好不容易才抢到的,这还没到赶集日,到了赶集日那天肯定当天就能卖光,你要买点儿不?”
    郭大娘倒是想买,“要布票不?”
    “要啊!这可是纯棉的。”指着一旁的布料道,“喏,那边的土布才不要布票呢。”
    郭大娘今天过来本来就是打算买土布的。
    这土布本就是农家自己织的,织好了卖给收购站换点儿钱,土布收上去加一两道工序,染色或印花,再由供销社往下销。
    “我可没布票,算了,还是买土布吧,给我量两尺蓝底白花的……”
    苏昭昭给了钱,又兴致勃勃的看着售货员给郭大娘量布。
    她上大学那会儿因为论文需要还查了票证时代的发展史。
    从1955年始到1993年止,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老百姓的生活都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票证。
    并不是从一开始任何商品都要票的,正确的说来,粮票邮票这两大类应该是从1953年就开始了,到了1955年需要票证的商品种类增加,正真的开始进入票证时代。
    但这个时候副食品类是不要票的,比如她刚刚买的糖。
    但后面的三年自然灾害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更加的困难,物资极度匮乏,肉类、豆制品、调味品、蛋糕、糖类等副食品也开始限量凭票证供应。
    到了六十七年代到达顶峰,一针一线都需要票,城镇居民无票寸步难行。
    郭大娘买好布,出了供销社,苏昭昭便把白糖塞她怀里。
    郭大娘吓了一跳,“干啥呢这是?”
    “还你的白糖呀。”
    郭大娘连忙往她怀里塞,“不要不要!都说了不用还,一点子白糖,哪里用得着你还一斤。”
    见苏昭昭不接,她又把糖往两个孩子怀里塞,两个孩子小手往后一背,躲了。
    郭大娘又怕把糖给撒了可惜,塞也不是不塞也不是,“这可真是……我真不能要,赶紧接着。”
    苏昭昭笑道:“嫂子,你拿着吧,不值什么,这些年多亏了你们照顾,这几天又忙前忙后帮着找孩子爸,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感激。”
    “感激啥呀?一个村子的,咱们还是本家,帮把手不算什么。”
    “话是这么说,可这些年除了你们也没见着别人帮把手,恩情招娣都记着呢,我们走了,后头还有一堆的事儿麻烦你们呢,你要是还推辞,我都不好意思让你帮忙了。”
    郭大娘拿着白糖发愁,“这话说的……唉!那我就厚着脸皮接了,以后可不兴这些了。”
    苏昭昭笑着点头,又从兜里掏出家里的钥匙递给她,“麻烦你了。”
    郭大娘接过,“你放心,家里我一定给你看好了,保管不丢一粒粮食。”
    离开前还有一件事要干,就是得去一趟卫生所,把这段时间顾想他们捡的知了猴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