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6章 >  目录

第6章

  
A-
A+
    太难了,这个年代吃个干饭都是补身体了。
    全家营养不良啊。
    这本小说的主要时间线是解放初期至改革开放,故事背景依托于真实的社会背景去写的。
    而现在的时间点是1955年秋,还没高产的杂交水稻,自然达不到亩产千斤的产量,苏招娣家人少地少,只有两亩的水田,其他都是旱地,此地偏属西南水稻一年一熟,一年下来也只得几百斤的稻谷而已,这还是没去壳的重量,还得交一部分的公粮,家里吃的用的都得从地里来,加上地里种其他粮食一年到头也只吃个半饱,难怪连谷糠都是好东西。
    书里女主的孩子们从小生活幸福,那怕是在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也没饿过肚子,牛奶糖果饼干玩具家里样样都有,而这两个在书里面从来没被提起过的孩子,一年吃不上一次肉,长这么大都没吃过一颗完整的糖果,饿肚子是常事,两兄妹长得像竹竿一样瘦弱,一看就营养不良,差距天壤之别。
    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哪怕再多的风雨男女主一家都没有受到丝毫的影响,到了书的结局,男主更是成了大军区首长,而女主则在海外继承了大笔的遗产,两人的孩子也在各个领域成就不凡。
    而原身的两个孩子,他们的未来不用想都知道,左右不过是在温饱线上挣扎罢了。
    要是自己没来,原身如果去世了,这两个孩子的日子怕是更惨。
    凭什么呢?
    命运如此不公平。
    苏昭昭想到了自己,她难道不是父母的孩子吗?
    哪怕是看得再开,让自己不要想,在对于原生家庭这件事上,她也平静不了。
    也不知她‘死’后,他们会不会为她伤心,会不会后悔。
    当然,目前男主在有一点上还是值得被原谅的,他不知道有这两个孩子。
    这个时间线,男主和女主结婚了没?
    她得好好回忆回忆了。
    在苏昭昭的一再坚持下,他们还是吃了大米干饭。
    两个孩子都没敢奢侈的多放米,加了红薯干一起煮,米饭吃了个半饱,鱼汤和凉拌婆婆丁是苏昭昭看不下去自己做的,在做菜这一行里,她还是有一手的,在拿上锅铲那一刻,身体就像是有记忆一样,自然的就知道了该怎么做,没有手忙脚乱的让孩子们怀疑。
    万幸!
    劝住了两个想给她找医生的孩子,苏昭昭摸着总算不叫了的肚子开始在家里四处打量。
    也没什么好看的,篱笆围着的小院儿,院儿里有一小块菜地,地里的菜发着菜苗,院子正中立着两间茅草屋,一间是正堂兼厨房,一间是娘仨的卧室。
    正堂靠门角落的位置是灶间,放着一个大水缸和碗柜,另一边靠墙则放着一张不知用了几百年缺了角的老木桌子,两张长凳,再一些杂七杂八的小东西堆在角落。
    卧室里只得一张床,昨天晚上苏昭昭就是和两个孩子一起睡的,只是那个时候她还迷糊着,沉浸在如何骂老天爷才能骂自己骂回去的幻想中,一脑子的浆糊,没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