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 A-
- A+
“可是东宫里,如今受宠的,也就是主子您和白承徽啊,她除了您,还能和谁争?”
“瞧着罢,只怕就在这两日,东宫就要有新人来了,有的是要斗的地方。”
日头渐移,霓虹般的晚霞铺满了天际。
宣政殿内,一片欢声笑语。
南楚国小公主虞尔雅一支独舞将宴会气氛推向高潮。
“好!南楚公主舞姿真乃世间罕见,赏!”长治帝不吝夸赞,荣皇后也跟着赏了一根沉甸甸的金簪。
端的是夫唱妇随,夫妻恩爱的模样。
南楚使臣恰逢其时出来谢恩,“多谢陛下,吾王听闻大邕物产丰盛,民生安泰,陛下更是一等一的明君,又闻太子殿下智勇双全,是万中无一之好男儿,吾王盼望能与大邕永结秦晋之好,想请大邕陛下,为吾王之幼女尔雅公主寻一门妥当的亲事。”
话都说到这份上,自然是看中太子了。
南楚姿态又放得极低,长治帝很是满意,“大邕与南楚素为邦交,本该和平共处。朕也有意为小公主许配好人家,只是太子之正妃才过世不久……”
南楚使臣忙道:“吾王早知殿下境况,言明只要小公主能入东宫即可,不拘于名分。”
“东宫良娣之位已满,朕不愿苛待南楚公主,入东宫便是四品良媛。”
闻言南楚使臣虽觉得小公主不能成为良娣有些遗憾,却也能接受,“多谢陛下恩典。”
有了南楚使臣拉开这赐婚的序幕,长治帝也趁此机会感慨:“太子确实子嗣稀薄了些。”
荣皇后顺其自然道:“东宫妃妾少,太子又忙于政事,少于内宫走动。是该好好为太子甄选些妃妾了。”
此话一出,礼部便开始大张旗鼓地准备起小选来。
凌晨送走各国使臣,太子又返回紫宸殿。
长治帝从一堆堆卷宗中抬头,道:“那南楚小公主过几日便入东宫,虽是小国公主,可这也是涉及两国外交之事,你要谨慎对待。”
“是。”
“至于太子妃的人选,朕给你拟定了几个,你瞧瞧。”他说着递了一份册子给唐昀,“都是内阁重臣之嫡系,不论是于大邕皇室之安定,还是于你东宫,都是极有助益的。新任太子妃,需得从她们中出来。”
唐昀只略略瞧了一眼,便放了回去,“父皇,儿臣想晚一些立太子妃。”
长治帝放下朱笔,“你是念着已故的李氏?她离世已有小半年,早该立新的储君妃了,你莫要胡闹!”
太子一撩衣袍矮身跪下去,“父皇,儿臣并非胡闹。儿子受教于父皇,承袭储位,自知责任深重。可儿臣不愿滋长外戚之力,以致受缚。其中根由,相信父皇自有判断。”
这话仿若醍醐灌顶一般,长治帝听了愣神良久。
太子的话正是戳中他内心最痛之处。
他昔年为太子时,根基不稳,很是靠着荣氏齐氏一族,以致他登基之后还要荣氏巩固着他的帝位,他也要处处顾及皇后及其家族,有时候百般无奈,可又不能不让着。
简直憋闷至极。
“你有此想,朕也深感欣慰,只是若没了太子妃一族帮助,若有朝一日政局不稳……”
“瞧着罢,只怕就在这两日,东宫就要有新人来了,有的是要斗的地方。”
日头渐移,霓虹般的晚霞铺满了天际。
宣政殿内,一片欢声笑语。
南楚国小公主虞尔雅一支独舞将宴会气氛推向高潮。
“好!南楚公主舞姿真乃世间罕见,赏!”长治帝不吝夸赞,荣皇后也跟着赏了一根沉甸甸的金簪。
端的是夫唱妇随,夫妻恩爱的模样。
南楚使臣恰逢其时出来谢恩,“多谢陛下,吾王听闻大邕物产丰盛,民生安泰,陛下更是一等一的明君,又闻太子殿下智勇双全,是万中无一之好男儿,吾王盼望能与大邕永结秦晋之好,想请大邕陛下,为吾王之幼女尔雅公主寻一门妥当的亲事。”
话都说到这份上,自然是看中太子了。
南楚姿态又放得极低,长治帝很是满意,“大邕与南楚素为邦交,本该和平共处。朕也有意为小公主许配好人家,只是太子之正妃才过世不久……”
南楚使臣忙道:“吾王早知殿下境况,言明只要小公主能入东宫即可,不拘于名分。”
“东宫良娣之位已满,朕不愿苛待南楚公主,入东宫便是四品良媛。”
闻言南楚使臣虽觉得小公主不能成为良娣有些遗憾,却也能接受,“多谢陛下恩典。”
有了南楚使臣拉开这赐婚的序幕,长治帝也趁此机会感慨:“太子确实子嗣稀薄了些。”
荣皇后顺其自然道:“东宫妃妾少,太子又忙于政事,少于内宫走动。是该好好为太子甄选些妃妾了。”
此话一出,礼部便开始大张旗鼓地准备起小选来。
凌晨送走各国使臣,太子又返回紫宸殿。
长治帝从一堆堆卷宗中抬头,道:“那南楚小公主过几日便入东宫,虽是小国公主,可这也是涉及两国外交之事,你要谨慎对待。”
“是。”
“至于太子妃的人选,朕给你拟定了几个,你瞧瞧。”他说着递了一份册子给唐昀,“都是内阁重臣之嫡系,不论是于大邕皇室之安定,还是于你东宫,都是极有助益的。新任太子妃,需得从她们中出来。”
唐昀只略略瞧了一眼,便放了回去,“父皇,儿臣想晚一些立太子妃。”
长治帝放下朱笔,“你是念着已故的李氏?她离世已有小半年,早该立新的储君妃了,你莫要胡闹!”
太子一撩衣袍矮身跪下去,“父皇,儿臣并非胡闹。儿子受教于父皇,承袭储位,自知责任深重。可儿臣不愿滋长外戚之力,以致受缚。其中根由,相信父皇自有判断。”
这话仿若醍醐灌顶一般,长治帝听了愣神良久。
太子的话正是戳中他内心最痛之处。
他昔年为太子时,根基不稳,很是靠着荣氏齐氏一族,以致他登基之后还要荣氏巩固着他的帝位,他也要处处顾及皇后及其家族,有时候百般无奈,可又不能不让着。
简直憋闷至极。
“你有此想,朕也深感欣慰,只是若没了太子妃一族帮助,若有朝一日政局不稳……”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