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 A-
- A+
余风微微一笑。
“大人,草民来自镇北侯府,只是我家主人向来低调,所以大人也不必对任何人提起。”
贺学义大人一愣,镇北侯府?镇北侯府的肖将军不是在北疆吗?
听闻大长公主也是从不出府理事的,难道……是那位镇北侯夫人?
贺学义试探着开口。
“那劳烦先生替我谢谢贵府夫人。”
见余风没有否认,贺学义更加吃惊,那位镇北侯夫人,还不到二十岁吧?
真乃世间奇女子!
等余风走了,贺大人才反应过来,刚刚那位余先生说近日朝廷会拨钱给他,怎么可能?!
但凡户部能早些拨下这笔银子,防患于未然,何至于让百姓们流离失所。
再说如今朝堂上什么样他还是心中有数的。
几位皇子的拥趸恨不得趁机咬死彼此,哪里会有人出头来为他们争取这笔钱。
这位余先生,不会是耍自已的吧?
两日之后,贺大人率先收到了余风专门采购的东西。
看着一车一车的物资拉进京兆府的后院,贺大人算是放下了一半的心。
至于另一半……他其实并不对朝廷抱有希望。
不说贺大人,确实谁也没有想到,多年不出府邸的大长公主亲自进宫面圣,直言镇北侯府要为京都百姓捐银十万两!
这让其他的皇亲国戚和朝堂高官还哪里坐得住,纷纷伸出援手,你出五万两,他出八万两,硬是在三天之内给京兆府尹凑出了五十万两银子!
余风私下里也在感叹,其实他替夫人传话的时候,也没有信心朝廷真的会给拨款,没想到他家夫人竟然这么快就搞定了!
摇光倒是毫不意外,搂着余风的肩膀。
“那你是真不了解我们夫人搞钱的本事!
别说只是让这些皇亲高官们出点血,只要我们夫人想,把他们都榨干了也只是谈笑之间!”
夏书颜满头黑线,我可真是谢谢你的肯定!说得我跟劫道的似的。
有了夏书颜给整理的救灾要点和朝廷给的银子,贺大人之后的工作就好开展多了。
他正好用手里这笔钱以工代赈,组织受灾百姓自已组成抢险救灾小队,去疏通沟渠、清理淤泥、重建房屋。
而以此换取的工钱又正好能帮助他们重新开始生活和生产。
又忙活了七天左右,大雨终于停了。
就在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贺大人又赶紧带着防疫小队上街,挨家挨户地宣传卫生政策。
让大家千万不要喝生水,所有的食物都要加工熟了再吃,饭前便后都要洗手等等。
如果这些是旁人来做宣传,百姓们也未必会当回事。
但是贺大人在这次的水灾中为他们殚精竭虑,百姓都看在眼里。
所以他说的话,那必然是要听的。
贺学义还特意组织了巡察小组,严防死守。
一是监督百姓的卫生习惯,二是看看家家户户有没有人生病、有没有老鼠泛滥的情况。
随后又有专门的卫生小队,每日在不同的地点熏烟蒸洗,在路面上铺洒干石灰。
贺大人还请了京都城里的老药房,给百姓们做了雄黄香囊,尤其让老人和孩子一定要随身佩戴。
“大人,草民来自镇北侯府,只是我家主人向来低调,所以大人也不必对任何人提起。”
贺学义大人一愣,镇北侯府?镇北侯府的肖将军不是在北疆吗?
听闻大长公主也是从不出府理事的,难道……是那位镇北侯夫人?
贺学义试探着开口。
“那劳烦先生替我谢谢贵府夫人。”
见余风没有否认,贺学义更加吃惊,那位镇北侯夫人,还不到二十岁吧?
真乃世间奇女子!
等余风走了,贺大人才反应过来,刚刚那位余先生说近日朝廷会拨钱给他,怎么可能?!
但凡户部能早些拨下这笔银子,防患于未然,何至于让百姓们流离失所。
再说如今朝堂上什么样他还是心中有数的。
几位皇子的拥趸恨不得趁机咬死彼此,哪里会有人出头来为他们争取这笔钱。
这位余先生,不会是耍自已的吧?
两日之后,贺大人率先收到了余风专门采购的东西。
看着一车一车的物资拉进京兆府的后院,贺大人算是放下了一半的心。
至于另一半……他其实并不对朝廷抱有希望。
不说贺大人,确实谁也没有想到,多年不出府邸的大长公主亲自进宫面圣,直言镇北侯府要为京都百姓捐银十万两!
这让其他的皇亲国戚和朝堂高官还哪里坐得住,纷纷伸出援手,你出五万两,他出八万两,硬是在三天之内给京兆府尹凑出了五十万两银子!
余风私下里也在感叹,其实他替夫人传话的时候,也没有信心朝廷真的会给拨款,没想到他家夫人竟然这么快就搞定了!
摇光倒是毫不意外,搂着余风的肩膀。
“那你是真不了解我们夫人搞钱的本事!
别说只是让这些皇亲高官们出点血,只要我们夫人想,把他们都榨干了也只是谈笑之间!”
夏书颜满头黑线,我可真是谢谢你的肯定!说得我跟劫道的似的。
有了夏书颜给整理的救灾要点和朝廷给的银子,贺大人之后的工作就好开展多了。
他正好用手里这笔钱以工代赈,组织受灾百姓自已组成抢险救灾小队,去疏通沟渠、清理淤泥、重建房屋。
而以此换取的工钱又正好能帮助他们重新开始生活和生产。
又忙活了七天左右,大雨终于停了。
就在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的时候,贺大人又赶紧带着防疫小队上街,挨家挨户地宣传卫生政策。
让大家千万不要喝生水,所有的食物都要加工熟了再吃,饭前便后都要洗手等等。
如果这些是旁人来做宣传,百姓们也未必会当回事。
但是贺大人在这次的水灾中为他们殚精竭虑,百姓都看在眼里。
所以他说的话,那必然是要听的。
贺学义还特意组织了巡察小组,严防死守。
一是监督百姓的卫生习惯,二是看看家家户户有没有人生病、有没有老鼠泛滥的情况。
随后又有专门的卫生小队,每日在不同的地点熏烟蒸洗,在路面上铺洒干石灰。
贺大人还请了京都城里的老药房,给百姓们做了雄黄香囊,尤其让老人和孩子一定要随身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