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1114章 >  目录

第1114章

  
A-
A+
    而镜光流转下,大面积范围内东海上的景象,都由天通地彻法箓,转而呈现在雷俊的视野中。
    当前探视范围,仍局限在东海靠近内陆的一片海域。
    但这个世界不论陆地还是海洋,都极为庞大。
    大周天法镜当前可以覆盖的这片区域,已经极为广阔。
    至少,天理通往人间的虚空门户周边这广阔海域,现在都呈现在雷俊视野范围内。
    雷俊心念动处,天穹之上的大周天法镜镜光,便开始自动流转。
    镜光近似无形,稍有一点蛛丝马迹,也混杂在日光中,仿佛日光的一部分。
    镜光凝聚,雷俊的视野范围缩小,但针对这一小片范围,探视的清晰度顿时大为提高。
    虽然平面层次上双方距离很远,但借助大周天法镜,这片海域上诸多人与事的细节,雷俊都尽收眼底。
    大唐修士同天理修士的鏖战,仍在继续。
    雷俊仔细观察。
    天理方面这次进入大唐人间的理学修士,有老有少。
    但总体而言,符合两个规律。
    其一,就像先前雷俊观察的那样,中高境界的天理修士,实战斗法中明显更有发挥。
    境界越高,则气运加身越强。
    而中低境界的天理修士,实力则往往弱于同境界的大唐修士。
    至于其二……
    雷俊没发现特别年轻的高境界理学大儒。
    凡是修为境界高者,往往真实年龄都已不小。
    因为不是当面打交道,雷俊初时还担心自己看错,之后仔细观察多个对象良久后,最终得以确认。
    上三天层次的理学大儒,年龄至少都已经四百岁开外,甚至很多已经五、六百岁以上的高龄。
    中三天修士,大多则是二、三百岁左右,不乏三百岁以上者。
    他们,果然同其他道统的修士,有很大不同……雷俊若有所思。
    初步观察下来,年龄寿数的极限,应该是同其他道统的修士相若。
    中三天者寿享四百,上三天者寿享八百。
    但这些理学修士,看上去不受年龄衰老影响,没有修行黄金阶段和平台期乃至于衰老期和暮年期这样的年龄段划分。
    哪怕年事已高,慢慢读书积累,也有媳妇熬成婆的可能。
    但与之相对者,则是理学修士整体的平均修行进步速度偏慢。
    他们不存在少年得志显达者,不足百岁之龄便冲上七重天境界。
    或者应该说,理学修士的年少得志,至少也是二、三百岁以后了。
    四、五百岁于他们而言,可称之为年富力强。
    六、七百岁者,是经验丰富,德高望重,闻达于世,老成持国。
    雷俊唯一不确定者,是这些理学修士七百乃至七百五十岁以上临近大限时,会怎样?
    发挥余热?
    上面不挪窝,下面不上位。
    因为整体突破提升的节奏和进度都放缓许多,所以这些理学修士虽然高龄不衰减,但上三天修士的总数量,并没有因为时间积累而出现一个极为夸张的数字。
    可这有一個问题。
    雷俊周转大周天法镜,巡视海域各方。
    这趟闯入大唐人间的天理修士,以理学儒生为主,但并非只有理学修士。
    雷俊视线大致一扫,已经瞅见有来自天理的武道修士、儒家神射一脉修士、儒家咏诵一脉修士一同参战。
    这些道统的传人,修习法门虽然同大唐同类修士有所差异,但不存在类似理学修士那样的年龄反差。
    这样一来,同在天理,这些法统传承,在年轻修士方面,毋庸置疑相较理学修士会占据优势。
    但目前看来,天理仍是以理学修士为主,其他法统的修士只能从旁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