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314章 >  目录

第314章

  
A-
A+
    秃头医生沉思片刻,“小伙子,原来你的辩证是脾阳不足啊。那用防己黄芪汤没错,但是防己黄芪汤病人已经服用过,而且会加重水肿,这一点你怎么解释?”
    杜衡听完这话,当即明白,这位大夫和自己的辩证不一样。
    “把甘草去掉。”
    “把甘草去掉?”秃头医生的眉头皱的更紧。
    突然,他猛的拍了一下大腿,“对啊,甘草助湿,这味药不能要。”
    都是有经验的老大夫,稍微一提醒,两人当即明白杜衡用药的思路。
    还不等杜衡接着往下说,厚眼镜医生开口了,“病人肾阳不足,而真武汤也是祛湿剂,具有温阳利水的功效,这是一举两得啊。”
    听到其他两位医生的话,安春会则是偷偷松了一口气。
    看着眼前端坐,带着自信笑容的杜衡,心里越发的满意。
    不过女主人反倒是有点波澜不惊。
    这样的场面,说实话她见的多了。
    每次去找医生看的时候,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看病的大夫身边总是跟着不少人。每当主治医生说出什么方案的时候,身后的其他医生,总是能引经据典,不断的佐证这个方子是完美的,是有效果的。
    但是到最后呢,老公爹的病一拖就是二十年。
    两位医生虽然明白杜衡用药的意思,但是随即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单一的方子没用,难道两个方子合一起就有用?”
    “当然不是。”杜衡回答的很果决。
    而且杜衡从两位的话语中听出来,两人的真实水平不低。但可能是因为术业有专攻,他们专供的方向不是这个,所以在用药上,略显匠气。
    你可以说他们是不知变通,也可以说他们胆小,只会因循守旧。
    小病还不明显,大病可就暴露无遗了。
    上次在省一,那个胃下垂的病人,用药就是这样。
    知道往里面添东西,但是不会往外取,或者不敢往外取。而且用药的量上面,也是保守的要死。
    杜衡从安春会的手里拿过包,从里面拿出了纸和笔,然后刷刷刷的写了起来。
    等到写好之后,把方子递给了女主人。
    女主人看不懂,对着杜衡歉意的笑了一下,又把方子递给了其他两位医生。
    杜衡看两人眉头耸动,便直接开口解释道,“防己黄芪汤,去甘草,换生薏苡仁,健脾化湿。”
    随着话音落下,看方子的两人也找到了杜衡说的生薏苡仁。
    杜衡不停,继续说到,“病人主因是脾阳不足、不能化湿,所以用真武汤为温补肾阳的主方,而防己黄芪汤的健脾化湿为辅方。”
    两人看的很仔细,一味药一味药的对着看。
    而杜衡也不催促,等到两人视线下移,杜衡才接着说到,“家属刚才还说了,病人纳谷不佳,进食后有胃胀腹胀的情况,所以我加了鸡内金、炒谷芽两物。”
    两人是一边顺着杜衡的话往下看,一边频频点头。
    不过虽然有杜衡的解释,但是两人还是眉头紧皱,看起来内心还是有一些疑惑的。
    但是两人没有说什么,只是皱着眉头在想。
    毕竟他两年龄在那放着,要是再这么继续问杜衡,多少还是有点尴尬的。要是自己能想明白,那就是最好的结果。
    要是想不明白,那时候再问杜衡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