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山中老人
- A-
- A+
张尘躺在床上,早上六点,天色蒙蒙亮,整个校园都处在一天最后的安静时光中。
军训已经结束一周了,自从在操场上怒怼邓秋明后,剩下的军训时光乏善可陈。
听说就在邓秋明离开之后,邓昌和他的五个跟班也离开了军营,中断了军训。就是不知道这几个家伙会直接通过,还是明年跟着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回炉重造一遍。按照张尘的估计,前者的概率超过99%。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这是张尘跟着青玄子时养成的习惯,雷打不动,强大的生物钟总能准时将他叫醒。
按照青玄子的说法,六点钟是天地之间阴阳交替的时间,夜晚浊气尽散,白昼灵气初生。在这个时候沐浴阳光,可以吸收天地间的灵气,对修炼大有裨益。
多年下来,张尘没有感觉到过青玄子所说的天地灵气,只不过清晨的空气让他神清气爽,阳光带来的温暖也会让他元气满满,张尘很喜欢这样的感觉,自然不会在意早起的痛苦。
突破《三千诀》第四层之后,睡眠对于张尘的重要性减少了许多,三五天不睡觉几乎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起床,收拾洗漱一番。伴着朝阳,张尘开始了每天的晨练。
江城大学很大,作为全国知名的院校,江城大学有着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校园里有座山。这座山不是假山,而是一座真正的山。
山不高,从山底到山顶步行只需要一个小时,每当春天来到的时候,江城大学的学生都会来这里爬山踏青,一些学校的退休老员工早上也会在这里锻炼。
这座山有个特别的名字——书山。
既然有书山,自然不会少了学海。山顶上有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胡泊,也是天然形成的。学生们将其打趣为学海,起先为得是与书山凑成一对。
后来,老校长索性将这个湖泊命名为了学海,还亲自给书山学海题了字。
按照老校长的说法,江城大学既然坐拥着天时地利,自己就腆着这张老脸,再给这里加上一份人和。希望能保佑江城大学流芳百世,保佑这里的学子学有所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老校长想告诉所有江大学子的话。
学海很小,却灵气十足。自从张尘的《三千诀》修炼到第四层顶峰之后,就对周围的天地有了新的认识,一些似有若无的能量,也懵懵懂懂地出现在了张尘感官之中。
张尘不知道这种能量是不是青玄子口中的天地灵气,只是觉得这种能量让他很舒服,姑且这样称之。学海,就是整个江城大学的天地灵气汇聚点。
等到张尘到达学海边上的时候,平日里自己晨练的空地上,已经有一个老人在锻炼了。
老人穿着一身白色练功服,须发皆白,头顶上的白发已经脱落,只剩下侧面还有着不多的白发。这个年纪的老人,脱发是一种正常现象。
张尘没有打扰老人,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老人锻炼。
与花园里晨练的老人不同,眼前的这位打得不是满大街的太极拳,而是五禽戏。
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作为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眼前的老人正在进行五禽戏中的鸟戏。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整个人就像一只展翅的大鸟一样,很有神韵。
从老人的动作可以看出,练习五禽戏已经不少年头了。虽然张尘没有从老人身上感觉到修行者的旺盛血气,但是老人的气息平和,动作轻盈,想来这些都归功于常年坚持不懈地锻炼。
良久,老人站直身子,双手在胸前画圈,摆出了一个收功的姿势。
睁开眼,看到一旁的张尘,老人笑了笑:“小伙子,你也来这里锻炼啊?不好意思,老头子我抢了你的地盘哦。”
“不碍事,老爷子,长者为先,小子在一旁候着便是。”张尘朝着老人笑了笑,回答道。
比起张尘见过的其他老人,眼前这位给他一种厚重平和的感觉,就像脚下的书山,坚实却不陡峭。
“这年头,像你这样坚持锻炼的小伙子不多了。我见过那些和你一般大的臭小子,不是在网吧通宵打游戏,就是光着膀子在球场上吸引女生的目光,一个个心思都活络得很,就是没用在正地方。”老人摇了摇头,随意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些许遗憾,些许担忧,还有着对张尘的一丝夸赞。
张尘也笑了笑,回答道:“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督促一个偷懒的人。很多事情,总要自己从内心认识到,才会发生改变。外力终究是外力,长久不得。且走且看,谁的生活不都是这样过来的。”
老人有点诧异于张尘的回答,饶有兴趣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你说得也对,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只不过到了我这个岁数,看着那些娃娃每天虚度光阴,总觉得放心不下。雏鸟总有面对风雨的那天,不在鸟巢里多学一些飞行的本事,风雨来临时,都会落个头破血流的下场。”
“那倒不见得。谁都年少轻狂过,谁又没有虚度过光阴。能让人成长的,永远只有伤痛,摔伤了,摔疼了,爬起来就好。至于那些爬不起来的,也没有资格享受这世界的阳光明媚。只许岁月静好,不愿负重前行,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道理。”张尘想了想,回答道。
就像他在佣兵团时一样,谁敢说只准你杀人,不许人杀你。只有变强,不断变强,才是唯一活下去的办法。正常人的生活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的血腥,但绝不会比这仁慈。强者生存,是所有物种传承的道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也对,是老夫着相了。”老人沉思了一会,点了点头,却又不甘地说道,“难道就不应该有人为这些不知前途的鸟儿当一座灯塔,指明他们前行的方向?人类的传承,不就是在一代代的以老带新中延续下来的?就连羚羊都有踏涧的勇气,何况我们。”
张尘想了想,说道:“有,不过这样的人太少了。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仅仅一个‘修身’就要做到‘致其知、诚其意、正其心’,方才可‘修其身’。小子连‘修身’都做不到,何谈‘齐家治国’,更不要说‘平天下’。
至于那些成为灯塔的人,都是传说中的圣人,不是我这样的小毛孩可以仰视的。小子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用一首打油诗就能完全概括了。”
“哪一首?说来听听。”老者对张尘的话更加感兴趣。
“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张尘顺溜地说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哈哈哈。”老人哈哈大笑到,浑厚的笑声惊起了周围树上休憩的麻雀,引起一阵扑腾。
“好小子,老夫祝你早日梦想成真。”说着,老人就转身朝着山下走去。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老人一边走着,嘴里哼唱着京剧《挑滑车》的片段,唱腔悠扬婉转,回荡在书山学海之间。
望着老人下山的背影,张尘仿佛看到了一座在疾风骤雨中依旧闪烁着璀璨亮光的高大灯塔。
军训已经结束一周了,自从在操场上怒怼邓秋明后,剩下的军训时光乏善可陈。
听说就在邓秋明离开之后,邓昌和他的五个跟班也离开了军营,中断了军训。就是不知道这几个家伙会直接通过,还是明年跟着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回炉重造一遍。按照张尘的估计,前者的概率超过99%。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这是张尘跟着青玄子时养成的习惯,雷打不动,强大的生物钟总能准时将他叫醒。
按照青玄子的说法,六点钟是天地之间阴阳交替的时间,夜晚浊气尽散,白昼灵气初生。在这个时候沐浴阳光,可以吸收天地间的灵气,对修炼大有裨益。
多年下来,张尘没有感觉到过青玄子所说的天地灵气,只不过清晨的空气让他神清气爽,阳光带来的温暖也会让他元气满满,张尘很喜欢这样的感觉,自然不会在意早起的痛苦。
突破《三千诀》第四层之后,睡眠对于张尘的重要性减少了许多,三五天不睡觉几乎不会对他造成什么大的影响。
起床,收拾洗漱一番。伴着朝阳,张尘开始了每天的晨练。
江城大学很大,作为全国知名的院校,江城大学有着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校园里有座山。这座山不是假山,而是一座真正的山。
山不高,从山底到山顶步行只需要一个小时,每当春天来到的时候,江城大学的学生都会来这里爬山踏青,一些学校的退休老员工早上也会在这里锻炼。
这座山有个特别的名字——书山。
既然有书山,自然不会少了学海。山顶上有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胡泊,也是天然形成的。学生们将其打趣为学海,起先为得是与书山凑成一对。
后来,老校长索性将这个湖泊命名为了学海,还亲自给书山学海题了字。
按照老校长的说法,江城大学既然坐拥着天时地利,自己就腆着这张老脸,再给这里加上一份人和。希望能保佑江城大学流芳百世,保佑这里的学子学有所得。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老校长想告诉所有江大学子的话。
学海很小,却灵气十足。自从张尘的《三千诀》修炼到第四层顶峰之后,就对周围的天地有了新的认识,一些似有若无的能量,也懵懵懂懂地出现在了张尘感官之中。
张尘不知道这种能量是不是青玄子口中的天地灵气,只是觉得这种能量让他很舒服,姑且这样称之。学海,就是整个江城大学的天地灵气汇聚点。
等到张尘到达学海边上的时候,平日里自己晨练的空地上,已经有一个老人在锻炼了。
老人穿着一身白色练功服,须发皆白,头顶上的白发已经脱落,只剩下侧面还有着不多的白发。这个年纪的老人,脱发是一种正常现象。
张尘没有打扰老人,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老人锻炼。
与花园里晨练的老人不同,眼前的这位打得不是满大街的太极拳,而是五禽戏。
五禽戏是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原理、以模仿虎鹿熊猿鸟等五种动物的动作和神态编创的一套导引术。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作为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
眼前的老人正在进行五禽戏中的鸟戏。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整个人就像一只展翅的大鸟一样,很有神韵。
从老人的动作可以看出,练习五禽戏已经不少年头了。虽然张尘没有从老人身上感觉到修行者的旺盛血气,但是老人的气息平和,动作轻盈,想来这些都归功于常年坚持不懈地锻炼。
良久,老人站直身子,双手在胸前画圈,摆出了一个收功的姿势。
睁开眼,看到一旁的张尘,老人笑了笑:“小伙子,你也来这里锻炼啊?不好意思,老头子我抢了你的地盘哦。”
“不碍事,老爷子,长者为先,小子在一旁候着便是。”张尘朝着老人笑了笑,回答道。
比起张尘见过的其他老人,眼前这位给他一种厚重平和的感觉,就像脚下的书山,坚实却不陡峭。
“这年头,像你这样坚持锻炼的小伙子不多了。我见过那些和你一般大的臭小子,不是在网吧通宵打游戏,就是光着膀子在球场上吸引女生的目光,一个个心思都活络得很,就是没用在正地方。”老人摇了摇头,随意地说道。声音中带着些许遗憾,些许担忧,还有着对张尘的一丝夸赞。
张尘也笑了笑,回答道:“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不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督促一个偷懒的人。很多事情,总要自己从内心认识到,才会发生改变。外力终究是外力,长久不得。且走且看,谁的生活不都是这样过来的。”
老人有点诧异于张尘的回答,饶有兴趣地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你说得也对,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只不过到了我这个岁数,看着那些娃娃每天虚度光阴,总觉得放心不下。雏鸟总有面对风雨的那天,不在鸟巢里多学一些飞行的本事,风雨来临时,都会落个头破血流的下场。”
“那倒不见得。谁都年少轻狂过,谁又没有虚度过光阴。能让人成长的,永远只有伤痛,摔伤了,摔疼了,爬起来就好。至于那些爬不起来的,也没有资格享受这世界的阳光明媚。只许岁月静好,不愿负重前行,这个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道理。”张尘想了想,回答道。
就像他在佣兵团时一样,谁敢说只准你杀人,不许人杀你。只有变强,不断变强,才是唯一活下去的办法。正常人的生活可能不会有这么多的血腥,但绝不会比这仁慈。强者生存,是所有物种传承的道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也对,是老夫着相了。”老人沉思了一会,点了点头,却又不甘地说道,“难道就不应该有人为这些不知前途的鸟儿当一座灯塔,指明他们前行的方向?人类的传承,不就是在一代代的以老带新中延续下来的?就连羚羊都有踏涧的勇气,何况我们。”
张尘想了想,说道:“有,不过这样的人太少了。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仅仅一个‘修身’就要做到‘致其知、诚其意、正其心’,方才可‘修其身’。小子连‘修身’都做不到,何谈‘齐家治国’,更不要说‘平天下’。
至于那些成为灯塔的人,都是传说中的圣人,不是我这样的小毛孩可以仰视的。小子我这辈子最大的梦想用一首打油诗就能完全概括了。”
“哪一首?说来听听。”老者对张尘的话更加感兴趣。
“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张尘顺溜地说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哈哈哈。”老人哈哈大笑到,浑厚的笑声惊起了周围树上休憩的麻雀,引起一阵扑腾。
“好小子,老夫祝你早日梦想成真。”说着,老人就转身朝着山下走去。
“看前面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老人一边走着,嘴里哼唱着京剧《挑滑车》的片段,唱腔悠扬婉转,回荡在书山学海之间。
望着老人下山的背影,张尘仿佛看到了一座在疾风骤雨中依旧闪烁着璀璨亮光的高大灯塔。